擁有良好的辦學環境和設施,無線網絡信號全覆蓋。
學校注重實際能力和創新,師資力量雄厚,教學設施完善,有學院名師執教,業界翹楚,口手相傳,學術氛圍濃厚,校園文化濃郁,學必有成。
學校開設了符合市場需求的電子商務、軟件與信息服務、社會文化藝術等熱門專業,堅持以“誠信立校、依法治校、質量興?!钡霓k學理念,始終圍繞面向學生、面向市場、面向未來的辦學思路,實行綜合培養,保障學生高薪就業。
我校是求學的象牙塔,夢想起飛的搖籃。熱烈歡迎您的選擇和光臨!
學校作為育人場所,育人環境就是指校園文化環境。校園文化建設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,遵循職業教育的規律,從營造育人環境的高度,搞好校園文化建設。
物質文化,主要指校園文化活動中所需要的設施設備、環境等,被稱為校園文化的基礎工程。物質文化非常顯性,它是學校精神文化的載體,是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物質基礎。作為職業中學的物質文化,還要包括校內的實驗實習場地,公司實體等職業環境。它也是對學生進行環境育人的重要的校園文化陣地。環境是一種教育力量,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:“要讓學校的每一面墻都說話”。優美的校園環境,陶冶著師生性情,凈化著人們的心靈,塑造著校園人的優秀品質,培育著師生的創造精神,激勵著師生奮勇前行。它的教育效應是無聲的,但又是強大而永恒的。
學校制度指的是以現代教育觀念為指導,以完善的學校制度為基礎,學校依法自主管理,能夠促進學生、教職工、學校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一套完整的制度體系。制度本身蘊含著豐富的教育意義,好的教育制度是重要的教育資源。因此學校要重視制度文化的建設,實現制度育人。
校長首先要有開放的教學管理思想,充分信任教師,依靠集體的力量和智慧,降低管理重心,增強教師對制度管理與執行的自主意識。這些制度,是學校集體意志的體現,它使學校的復雜體系沿著辦學目標的軌道“令則行,禁則止”,有條不紊的健康發展。在制度中體現人本管理思想,以人為本思想在教育教學管理中已越來越凸顯出它的作用與價值,在考勤制度、考核制度上都采取彈性化管理,給予教師更寬松、自主的空間,給予教師充分的人文關懷來增強執行制度的自主意識,從而激發教師的教學熱情和潛能。